毛圆线虫病病因
向您详细介绍毛圆线虫病的病理病因,毛圆线虫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圆线虫有30多种。其中感染人体的有东方毛圆线虫(T.orientalis)、艾氏毛圆线虫(T.axei)、短毛圆线虫(T.brevis)、蛇形毛圆线虫(T.colubriformis)、突尾毛圆线虫(T.problurus)、斯氏毛圆线虫(T.skrjabini)和透明毛圆线虫(T.vitrinus)等十余种。我国人体感染的主要是东方毛圆线虫、蛇形毛圆线虫及突尾毛圆线虫。毛圆线虫属虫体纤细如汗毛,淡白色透明,角皮有不明显的横纹,尖端圆钝。虫卵为椭圆形,(80~100)μm×(40~47)μm。卵壳薄,透明无色,与钩虫卵相似。雌虫长5.5~6.5mm,宽约70mm,尾端稍尖,阴门位于虫体后1/6处,子宫内含卵5~15个。成虫主要寄生于胃下部及十二指肠,其次是空肠。雌虫产卵,雌虫一般于20~30天内发育成熟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外界适宜的土壤中发育成幼虫,经二次蜕皮发育为感染性幼虫。感染性幼虫可随食物达胃肠,再经两次蜕皮侵入小肠黏膜于肠壁发育为成虫。毛圆线虫除寄生于人体外,也可寄生于绵羊、马、牛、驴、骆驼及兔等反刍动物。该虫可直接经口或皮肤感染人群。
二、发病机制
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毛圆线虫病鉴别
向您详细介绍毛圆线虫病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毛圆线虫常与钩虫混合感染,因两者临床表现相似,故本病与钩虫病临床鉴别有时较难。两者主要根据虫卵的下列特点进行鉴别:东方毛圆线虫的虫卵较钩虫卵大。毛圆线虫的虫卵为长椭圆形,两端大小不同,长径超过横径2倍以上;钩虫卵为椭圆形,两端大小几乎相等,长径不及横径2倍。毛圆线虫卵壳较钩虫卵壳稍厚,两端有类新月状空隙,内含10~20个卵细胞;钩虫卵的卵膜与卵壳不密集,无新月形空隙,其内含卵细胞仅2~8个。根据以上两种虫种的形态学特征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涂片法、漂浮富集法检测鉴别。
毛圆线虫病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毛圆线虫病症状,尤其是毛圆线虫病的早期症状,毛圆线虫病有什么表现?得了毛圆线虫病会怎样?
一、症状
轻度感染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
严重感染者可有:
(1)贫血:大量成虫吸血可出现贫血,如与钩虫病合并者贫血常较重。
(2)胃肠道紊乱:十二指肠及空肠是毛圆线虫病寄生的场所,所以胃肠道紊乱常有不同程度的食欲缺乏、腹胀、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3)营养不良:毛圆线虫病寄生于人体,并以人体体内的营养物质为生,导致人体摄入营养不足,出现营养不良。
(4)精神症状:乏力、头昏、失眠、易疲劳。可能由贫血引起。
(5)血象:嗜酸粒细胞略增多,常在10%~30%以下。
文献报道,本病可有骨质疏松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减少。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外、粪便涂片检测或十二指肠引流液培养检测虫卵可确诊。
毛圆线虫病并发症
向您详细介绍毛圆线虫病有哪些并发病症,毛圆线虫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
可并发骨质疏松症,贫血。骨质疏松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导致易于骨折。贫血最常见的症状是面色苍白,另伴有头昏、乏力、心悸、气急。
毛圆线虫病就诊
毛圆线虫病就诊指南针对毛圆线虫病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常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例如:毛圆线虫病挂什么科室的号?毛圆线虫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医生一般会问什么?毛圆线虫病要做哪些检查?毛圆线虫病检查结果怎么看?等等。毛圆线虫病就诊指南旨在方便毛圆线虫病患者就医,解决毛圆线虫病患者就诊时的疑惑问题。
就诊前准备:
常见问诊内容:
建议就诊科室:
最佳就诊时间:
就诊时长:
诊断标准:
复诊频率/诊疗周期:
重点检查项目:
毛圆线虫病检查
向您详细介毛圆线虫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毛圆线虫病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见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十二指肠引流液一般性状嗜酸性粒细胞数
1.常规检查:
(1)大便直接涂片镜检可检出虫卵。
(2)用沉淀法、漂浮法可提高检出虫卵阳性率。
(3)十二指肠引流液也可查见虫卵。
2.血象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常不超过10%~30%。血清碱性磷酸酶减少。
毛圆线虫病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毛圆线虫病的治疗方法,治疗毛圆线虫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毛圆线虫病应该吃什么药。
毛圆线虫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1.一般治疗:对贫血者,应给予铁剂治疗。常用硫酸亚铁,口服。严重贫血者,可选用右旋糖酐铁肌。
2.病原治疗:阿苯达唑、甲苯达唑或双萘羟酸噻嘧啶等对毛圆线虫病都有较好的疗效。甲苯咪唑100~200mg,日服2次,连服3~4天。儿童、老年、体弱者剂量和疗程酌减。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10~20 mg/(kg·d),顿服或连服2天。对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者可采用联合疗法。
二、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即使是后期重症,只要积极治疗仍能完全痊愈。
毛圆线虫病护理
向您详细介绍毛圆线虫病应该如何护理,毛圆线虫病常见的护理办法有哪些。
毛圆线虫病一般护理
本病防治原则与钩虫相同。
毛圆线虫病饮食
4353 人阅读过 复制文章链接